遼寧盤錦:“人民調解員”護發展
春意正濃,清晨的陽光灑落在牛舍,在遼寧省盤錦市雙臺子區陸家村,村民馬克運正忙著給牛添草料。看著日益壯大的牛群,他眉頭卻皺得緊緊的。
“馬哥,忙啥呢?”村里的“人民調解員”趙立春穿著那身藍馬甲走了進來。
“趙老弟,你可算來了,你瞅瞅,原來6頭種牛現在13頭了,場地不夠用啦,想擴建牛舍,但有些規矩我也不懂,正指望你給指指道兒呢!”馬克運一臉無奈。
趙立春拍了拍身上的藍馬甲,翻起背包:“馬哥,如今國家重視生態,擴建牛舍可得按環保要求來,像污水排放、化糞池整改擴建還有空氣質量治理,都得依法依規。”
“可我對這些法律條文兩眼一抹黑呀,就怕不小心犯錯!”馬克運搓著手,滿臉焦急。
“別急馬哥,有我呢!”趙立春說著便掏出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小冊子翻了起來,這些常用的法律小冊子他總是隨身攜帶。“咱先在現有牛舍基礎上搭個木制牛棚,做好通風,防止糞便發酵污染空氣,關鍵是要按標準改造化糞池,解決污水問題,這樣才合規。”
“太好了,你這么一說我就心里有底了,就這么辦,有事還得請教你呀!”馬克運豁然開朗。
其實,這不是趙立春第一次幫馬克運解困。
馬克運老兩口年近六旬,兒子患胃癌又離了婚,家庭負擔沉重,當初想養牛改善生活,卻顧慮重重:“買牛賣牛簽合同,我一竅不通,一頭牛就萬八千的,萬一被坑了咋辦?”
“馬哥,別愁,簽合同得先驗供貨方身份、能力和資質,健康證、防疫證明也不能少,合同里要加上質量保證、運輸售后、違約責任與爭議解決辦法。我給你寫清楚,再擬個樣本,你照做就行。”趙立春耐心的講解打消了老馬的顧慮。
在他的幫助下,馬克運順利購得優質種牛。如今面對新難題,趙立春再次伸出援手。
新牛棚搭建好了,堅固的木材架構,支撐起人字形棚頂,木條間留出了適當的縫隙,讓新鮮空氣在棚內自由流通;牛棚一側專門設置了一個大型的化糞池,嚴格按照環保標準建造,避免對周邊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馬克運笑了,不禁發問:“趙老弟,你咋啥都懂?”
趙立春笑著回應:“馬哥,這都多虧了盤錦市司法局給我們提供的專業培訓。盤錦有2000多個像我這樣的人,就是為了鄉親們遇到法律問題時,能在家門口解決。你就放心大膽地去干吧!”趙立春的話給老馬吃了定心丸。
陽光透過木條間的縫隙灑下,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線,照在馬克運的臉上,也照亮了牛棚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