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樞紐流量化為經濟增量——遼寧錦州加速推動區域中心城市建設
向上是東北,向下是大海。初冬的遼寧錦州港,風平浪靜,巨輪穿梭,一派繁忙。
從阿聯酋茲爾庫島港始發的30萬噸級油輪“阿拉貢號”緩緩停泊,87萬桶原油將通過管道輸送到盤錦市浩業公司。與此同時,從美國塔科馬港出發的“康科德號”也慢慢靠岸,載運的近7萬噸大豆將陸路轉運至鐵嶺市九三集團……
港口興則遼寧興,樞紐強則經濟強。錦州港作為區域物流的核心樞紐,車船晝夜穿梭不息。“天津—錦州—新香坊”“滿洲里—錦州—寧德”等十幾條鐵水聯運的“大動脈”在這里交匯,實現了“一單到底”“一箱到底”的無縫銜接。錦州灣機場開通多條航線,形成公鐵海空聯運通道。
“以東北經濟發展為導向,強化核心物流樞紐功能,打造北糧南運及進口糧食轉運基地,服務遼東灣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錦州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劉福金對港口未來發揮樞紐作用信心滿滿。
在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的征程中,位于環渤海與京津冀兩大經濟圈交匯處的遼寧錦州,正借助得天獨厚的“樞紐”資源,構筑臨港現代產業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同時,當地培育文體旅融合發展高地和區域消費新高地,為區域中心城市建設和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讓樞紐流量化為經濟增量。
2024年10月,錦州區域中心城市建設獲遼寧省批復。從樞紐到區域中心,樞紐流量帶動港產城融創一體化發展,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既可以汽運、火車運輻射華北、東北等廣大腹地,又可以海運直達華東、華南等經濟發達地區,交通區位優勢是我們選擇錦州的重要考量。”遼寧錦甯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海峰說,“今年,1000萬噸鐵礦石環保智能化加工項目落地過程中,政府為我們提供管家式服務,從項目確定到進場施工只用了不到兩個月時間,讓我們感受到‘錦州速度’。”
冬日里,錦州城東的“智谷”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我們與中電光谷合作建設‘智谷’,就是打造以更高站位參與東北全面振興新征程的先行示范項目,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支撐。目前,已有電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領域企業入駐。”項目建設地錦州市凌河區相關負責人說。
“項目是構建臨港現代產業中心的重要抓手。”錦州市發改委主任董春艷表示,現在的錦州正圍繞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重點發展精細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農副產品精深加工六大產業,重點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及應用,加快構建具有錦州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錦州將豐富的科教資源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72家省級科技創新平臺、25家省重點實驗室、9所高等院校為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錦州凱美能源有限公司聯合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研發高比能鋰離子超級電容器;遼寧信裕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中南大學,共同攻克廢舊高溫合金廢料高效回收技術;錦州市士成新材料有限公司與東北大學、天津大學、沈陽化工大學聯合實施的“高純及超高純石英玻璃制備技術及產業化”項目列入遼寧省“揭榜掛帥”科技攻關項目……
走進錦州遼晶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潔凈車間,自動化設備高速運轉,焊線機用比頭發絲還細的鍵合絲連接電極,制作出高精密度的塑封器件。“我們公司通過優化創新手段,成功解決了多項技術難題,使產品能夠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高可靠應用領域。”該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高廣亮介紹,2022年至今,企業累計投入研發費用403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