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加強“央地合作”開辟振興發展新空間
沈陽航空航天城、中化揚農葫蘆島大型精細化工、中核集團徐大堡核電站1號機組……今年以來,一批“央地合作”項目在遼寧結出累累碩果,既為央企開辟了發展新舞臺,也為遼寧擴大投資、振興發展起到帶動作用。
遼寧葫蘆島,中國中化揚農大型精細化工項目施工正酣。記者近日在建設現場看到,3個生產車間已經進入生產調試階段,2個生產車間按照試生產計劃,預計年底進入試生產階段。其余4棟廠房也在同步加緊建設,200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開展作業,預計明年6月份可進行試生產。
“石油化工是遼寧第一大工業產業,擁有完整產業鏈和供應鏈,我們看重遼寧雄厚的產業基礎。”中國中化揚農項目管理部副組長吳士昊說。據介紹,中國中化揚農葫蘆島大型精細化工項目主要生產行業領先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等,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可實現年產值約100億元,預計可為當地新增就業崗位超過800個,將成為我國北方規模領先的大型農化生產基地。
中化揚農項目只是遼寧加緊推進“央地合作”的一個縮影。遼寧省將深化“央地合作”作為全面振興的關鍵之舉,推動重大“央地合作”項目不斷落地。在沈陽市沈北新區的沈飛航空配套產業園中,目前國內最大的單體復合材料生產車間已封頂;在盤錦遼東灣新區,華錦阿美精細化工及原料工程項目中的鋼結構和設備安裝已經陸續啟動;在鞍山千山區,中國五礦陳臺溝鐵礦采選項目的7個井巷工程標段全部開工……
今年以來,遼寧“央地合作”的覆蓋范圍之廣、投資規模之大、涵蓋領域之多,為近年來少見。據遼寧省國資委介紹,今年1-8月份,全省央地合作重大項目開復工120個,完成投資636.4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行業涉及航空航天、精細化工、新能源等眾多領域。其中,新開工項目32個,完成投資43.3億元。截至目前,落地遼寧的重大央地合作項目已超過200個,累計完成投資超1400億元。
服務鋪好路,項目“跑”出高速度。以中化揚農項目為例,2023年6月9日開工,當年11月底前完成一期土建工程,各項手續辦理創同等項目用時最短紀錄,2024年7月3日完成一期工程建設并試生產,從開工到試生產僅用一年零一個月時間。
在位于沈陽市渾南區的沈陽航空動力產業園,15棟廠房已全部竣工交付,8家航空產業專業化供應商已全部入駐。沈陽航空產業集團副總經理徐曉東說,總投資115億元的航空動力產業園,主要發展航空產業,未來將繼續在沈擴大發展,加快項目建設,為園區企業提供優質服務,推動沈陽航空航天產業集群建設。
兩年來,多家民營企業相繼入駐園區,記者來到廠房看到,企業的智能制造車間實時顯示著生產制造數據,一條條自動化生產線井然有序,產出數量可觀的航空零部件。
“沈陽市推出的央企、民企人才合作新模式,讓我們民營企業快速進入角色,企業發展進入快車道。”一家民營企業副總經理楊曉東表示,沈陽市相關部門實施獎補政策,鼓勵央企技術和管理人才前往民企發展,該企業初創期就迎來9名來自央企的業務骨干,幫助企業搭建起了四梁八柱。
徐曉東說,目前航空央企已為沈陽航空動力園的入園企業輸出人才400余人,央企還為入園企業提供加工訂單,沈陽市還組建產業投資基金,全方位支持配套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