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履行社會責任〈寶馬集團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2023〉發布
2024年7月17日,《寶馬集團中國可持續發展報告2023》(簡稱《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全面展示了2023年寶馬集團在中國的可持續發展成果,回顧了寶馬在產品和用戶服務、生產智造、低碳供應鏈以及人才培育、企業社會責任等方面的扎實行動與最新進展。
安全為先、品質為先,高標準提升用戶體驗
寶馬始終堅持安全為先、品質為先,以負責任的態度執行嚴格的標準,為用戶帶來優異的出行體驗。
在產品方面,2024年,寶馬將在中國推出超20款BMW和MINI品牌新車型。以創新純電動BMW i5車型為例,為確保動力電池的安全性,寶馬以高標準對動力電池進行了994次軟件測試和155次硬件測試,力爭為用戶提供安全可靠的出行體驗。
在客戶服務方面,寶馬加快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充電服務體系,為客戶提供無憂充電服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BMW公共充電網絡已接入超過70萬根符合BMW充電標準的充電樁,覆蓋中國320多個城市。
寶馬持續加大在中國市場的投資力度,升級在華研發和生產體系。2023年,寶馬新上海研發中心及華晨寶馬沈陽研發中心二期擴建項目正式啟用;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新世代”車型第六代動力電池項目,已于2023年11月在寶馬沈陽生產基地全面竣工,并于今年3月正式開始設備安裝;今年4月,寶馬宣布新增在華投資200億元人民幣,用于對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的大規模升級和技術創新。
寶馬通過開展“BMW領創綠星”計劃,積極推動經銷商綠色轉型。目前,退役動力電池閉環回收模式已覆蓋在中國市場銷售的全部BMW純電動系列車型。為了給客戶提供更便捷的電池回收服務,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國超80%的寶馬品牌經銷商已設立符合國家標準的電池回收服務網點,預計今年內全部寶馬品牌經銷商都將完成電池回收服務網點配備。
推進低碳智造,降低生產能耗、提高生產能效
在資源利用方面,華晨寶馬通過構建水資源閉環管理系統和拓展再生水使用范圍,連續6年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此外,寶馬還堅持從源頭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并通過循環再利用的方式妥善處置廢棄物。華晨寶馬動力總成工廠已于2023年1月實現零廢棄物填埋,所有整車廠力爭在今年內實現這一目標。
自2019年起,所有華晨寶馬車輛生產使用的電力均為可再生電力。與此同時,寶馬還積極探索使用地熱能、生物沼氣等清潔能源,通過智能能源管理系統,實現對水、電、氣等5類能源和資源消耗狀態的實時監控與優化。得益于生產過程中實施的綠色低碳轉型舉措,2023年,華晨寶馬單臺車輛生產二氧化碳排放量為0.18噸/臺,較2022年降低5.3%。
寶馬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優勢,攜手上下游合作伙伴推進“全鏈減碳”。2023年,華晨寶馬動力電池電芯供應商在自有生產過程中均已使用100%可再生電力。通過與本土供應商緊密合作,2023年,寶馬累計回收廢鋼超過8.2萬噸、再生動力電池原材料超過1000噸。
深耕中國市場,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
2010年以來,寶馬沈陽生產基地累計投資額達1050億元人民幣,同時,華晨寶馬連續18年成為沈陽市最大納稅企業。
在汽車行業向電動化轉型的過程中,寶馬持續培育專業人才隊伍,夯實智力支撐。截至2023年底,超過8000名員工完成高壓電池作業認證培訓;累計超過1.1萬名銷售顧問、服務顧問和維修技師獲得新能源領域相關職業技能認證,形成了一支高水準的售后服務隊伍。
可持續發展不僅僅意味著生產環節的綠色低碳,更關乎人文與環境、社會的和諧發展。在企業社會責任方面,寶馬連續20年舉辦“BMW兒童交通安全訓練營”,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提高交通安全意識;已進行18年的“BMW中國文化之旅”專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2024年啟動“大運河文化保護教育公益項目”,助力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以及大運河文化的推廣與教育;“BMW美麗家園行動”自2021年發起以來,持續助力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國家公園建設。2023年,寶馬企業社會責任活動受益群眾數超過3550萬人次,同比增長11%。
數據來源:寶馬集團
- 下一篇:名單公布,再添28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