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個沒有變”認清遼寧經濟基本面
7月19日,省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在外部環境復雜嚴峻、內部多重困難疊加的情況下,我省經濟運行雖有波動,但仍呈現總體平穩、穩中有進態勢。
統觀上半年遼寧經濟運行的綜合成績單,諸多可圈可點的指標表明,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從經濟基本盤看,全省三次產業協同發力,農業“壓艙石”穩中有升,增加值高于全國0.6個百分點;服務業“頂梁柱”實現快速增長,增加值同比增長5.3%,增速連續三個季度漸次提高;投資向實向新,其中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5.9%,高于全國8.4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8.8%;消費持續火熱升溫,拉動作用明顯,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高于全國1.3個百分點,已連續28個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出口逆勢上揚,在國際貿易極為特殊的大背景下,同比增長13.4%、高于全國6.2個百分點……一組組數據、一條條曲線,展現出遼寧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韌動能。
觀察經濟態勢,既要看增長之“量”,更要看轉型之“效”、發展之“質”。長期以來,產業結構問題一直是造成我省工業乃至總體經濟運行波動的痛點難點,因此,我們總要時時翻看遼寧轉型升級的成績單。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上半年我省新興產業蓬勃發展,醫藥制造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信息化學品制造業實現兩位數增長,航空裝備產業增長達52.4%;新產品產量增長較快,新能源汽車產量增長13.2%,工業機器人產量增長6.9%;全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增長22.7%,新增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457家……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以來,這類增長數據已經連續呈現,充分印證了遼寧產業結構正在持續優化,新動能不斷培育壯大,科技創新等“關鍵變量”正在加速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結構調整的“蝶變之勢”已經生成。
穿透這些現象可以看到,遼寧經濟“形”有波動,但“勢”仍向好 。
日前召開的省委常委會在分析上半年全省經濟形勢研究部署下一步經濟工作時做出清晰判斷: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出“三個沒有變”——穩中有進的趨勢沒有變、向新向好的態勢沒有變、高質量發展的大勢沒有變。上半年經濟運行雖有波動,但保持在合理區間可控范圍之內,并未改變我省業已形成的良好發展態勢。放眼經濟運行中的一些問題,短期來看,必須承壓前行;但從稍長一點周期來看,不過是波浪式前行的“新曲面”。唯有準確把握“三個沒有變”,我們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看清經濟基本面,堅定信心、保持定力、頂住壓力。
同時要看到,我們實現年度目標、實現決戰決勝仍具有諸多有利條件和重要支撐。我們有總書記、黨中央的高度重視、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我們有中央重大政策利好的有力支撐;我們有三年行動打下的堅實基礎;我們儲備的一批重大項目即將加快釋放,支撐經濟發展的增量因素不斷涌現。
人至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當奮楫。“三個沒有變”不是要我們回避問題,輕視難題,全省上下必須正視引發經濟運行波動的各種原因,尤其要多找主觀原因、多從內部挖潛,多看一看我們在作風建設、營商環境、政策運用等方面還有哪些短板弱項。下半年是決戰決勝三年行動的關鍵期,也是搶抓進度、追趕目標的黃金期。我們要堅持高質量發展不動搖,咬定全年目標不放松,勇于開“頂風船”,按下“快進鍵”,不斷夯實遼寧經濟的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 堅定信心,篤定前行,堅決完成全年目標、贏得決戰決勝!
- 下一篇:剛剛,遼寧發布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