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島市龍港區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讓民族團結之花在心靈深處綻放
葫蘆島市龍港區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位于葫蘆島市龍港區龍灣中央商務區,前身為葫蘆島市第二實驗小學商務區分校,2023年9月更名為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F有1443名學生,其中少數民族學生330名,占學生總數的22.9%。多年來,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努力打造“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特色品牌,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做到有形有感有效。2014年和2020年,學校先后被遼寧省人民政府評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
環境浸潤:打造特色校園民族文化
多年來,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將民族元素積極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以建設“墻壁文化”為起點,充分發揮校園環境潤物無聲的育人功能,讓一墻一壁、一字一畫都涵蓋著民族團結的精神品格。
自2017年開始,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先后六次共投入30余萬元資金,在教學樓的每層廳廊中布置了200余塊、面積近400平方米的室內文化展板,修建了特色校園文化墻,讓各族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熏陶。
為了讓校園民族文化能夠真正浸潤孩子們的心靈,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精心挑選30名優秀少先隊員擔任廳廊文化講解員,在每個學期設定一個“廳廊文化學習月”。在“學習月”,班主任老師帶領孩子們駐足在每面文化墻下面,聆聽講解員講解,使民族團結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們幼小的心田,民族團結的樂章在商務區實驗小學的校園里全面奏響。
課程育人:構建多元課堂教學體系
學校將民族教育內容安排進學習課程,每班每周至少安排1節校本課程,鑄牢各族學生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同時,學校充分發揮黨員干部主力軍作用,以思政課為核心,建立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工作網絡。帶領多學科教師研讀、宣講《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還安排專職教師開設民族教育課。在課堂上,孩子們了解各民族習俗、歷史以及民族英雄故事,通過宣講活動、辦手抄報、觀看宣傳片等活動,形成豐富多彩的課程體系,真正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做到入腦入心、走深走實、見行見效。
活動熏陶:開展多彩校園民族活動
多年來,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致力于把民族文化教育寓于豐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文化實踐活動中,把民族團結的種子厚植在學生心靈深處。
2021年5月,葫蘆島市委統戰部開展的民族團結進步“七進”活動走進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們在辛老師專業的指導下,對傳統的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毽球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學會了毽球的玩法,激發了孩子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民族文化的熱情。
2021年10月,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積極開展遼寧·新疆少年兒童“手拉手”主題教育活動。學校與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第二小學的同學結對子,共同開展“書信手拉手”活動。2022年元旦來臨之際,少先隊員們再一次與新疆塔城地區裕民縣第二小學的同學們開展了線上同慶元旦活動,兩地的少年們用一顆顆飽含真情的心傳遞著節日的祝福和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
為了擴大民族團結教育范圍,增進遼寧、新疆兩地青少年的交流交往,2022年7月和2023年7月,新疆兵團的青少年兩次走進學校,開展“石榴籽一家親”夏令營活動。藍天下,沐浴著金色的陽光,兩地少年集結在商務區實驗小學的綠茵草地上,共同升起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小講解員的引導之下,新疆兵團的隊員們有序地參觀校園民族文化建設,雖然大家出生在不同的地方,但是對于中華民族文化的熱愛卻是相同的。本是遙遙相望的兩地少年,如今能夠幸福相聚,隊員們紛紛將精心準備的禮物贈予對方,以表達心中濃濃的情意,這難忘的時刻也成為兩地少年一生中最值得珍藏的回憶。
2023年10月,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開展了以“石榴花開心向黨 趣味運動初體驗”為主題的民族趣味運動體驗活動。各族學生身著特色的民族服裝,集結在綠茵場地,感受著“擲布魯”“拉地弓”“頂甕競走”“飛繡球”等不同民族的特色項目。2024年6月,在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黨支部的帶領下,老師、學生、家長紛紛穿上特色的民族服裝,親手包粽子、制作特色民族美食,大家一起感知端午、走進端午、品味端午,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端午的文化魅力,理解端午習俗背后的文化價值和歷史意義。在與中華傳統節日文化習俗的“對話”中,師生共同汲取養分、感悟智慧,自覺養成了對中華文化從認知、認同到歸屬、依戀的家國情懷,讓民族團結的種子再一次在校園里生根發芽。
從注重寓教于樂、滿足興趣愛好的角度出發,龍灣商務區實驗小學扎實開展具有民族特色、內容鮮活、形式新穎、吸引力強的實踐活動,力爭做到“一季一個好節日、一月一個好主題”。依托“塔山烈士紀念館”“葫蘆古鎮”等紅色素質教育基地,開展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社會實踐活動。深入開展主題教育宣講、中華傳統文化經典誦讀、民族歌曲演唱大賽、民族繪畫比賽等活動,有形有感有效地加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讓學生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歷史淵源、發展脈絡、文化魅力,激發對偉大祖國的熱愛。
- 下一篇:烈士紀念日丨銘記英烈,不負英魂!